中国专利基本分析-2 申请人规模分析


    中国专利申请国内申请人包括实用、发明、外观共有10841483篇,除了已经介绍根据申请人属性进行细分,我们还需要对申请人按申请规模进行细分。


    现有分析技术往往是以申请量最多,如,华为、中兴等为分析对象,进行排名分析。但是,在“万众创新”,创新成为国家根本大策的今日,我们更加需要知道构成中国 创新的基本力量是什么?绝大多数的创新是在什么规模的申请人中进行?
    我们定义大型申请人为中国实用、发明、外观申请量超过5000篇的申请人,共97个,1091006篇。中国科学院、国家电网、华为为前三名;
    我们定义中型申请人为申请量超过500篇但小于5000篇的申请人,共1156个,1206686篇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杭州华为三康为前三名;
    我们定义小型申请人为申请量超过50篇但小于500篇的申请人,共27381个,2752692篇。温州医学院、李建东、常熟市新盛针纺织为前三名;
    我们定义微型申请人为申请量小于50篇的申请人,共1260565个,4994166篇。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、江苏远望仪器、方安林为前三名;
    这样,我们就把中国专利申请人按规模,通过简单的分析(检索)命令进行了细分处理。申请规模的分界线可以任意修改。规模分析(检索)可以与其它分析(检索)串联使用。如,希望知道中、小规模大学的创新,可以在中、小规模申请人后加 and antype/大学即可。
    从申请规模分析,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,中国创新的70%主要是由微型、小型申请人承担,特别是微型申请人,更占近50%的申请量。作为相关部门研究创新政策, 如何提高创新质量与创新数量,必须着眼于这些创新主体。
    在后续的中国专利基本分析中,我们还会对四个规模申请人进行大数据分析。其中除了我们准备介绍的“新生日”分析,我们还会介绍我们近期研发成功的“活动期”、“ 休眠日”分析。这样通过对任意申请人、任意发明人或任意定义的一组技术的专利进行从“新生日”,“活动期”,到“休眠日”的全系列数值分析,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创新 过程,进行基于大数据处理的相关化和结构化的处理。